·设为首页 ·加入收藏·简体中文·繁体中文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|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学院文化
    • 学院简介
    • 大事记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领导关怀
  • |
  • 信息动态
    • 院校信息
    • 培训动态
    • 班次设置
    • 教学菜单
  • |
  • 培训模块
    • 宗旨教育
    • 老区扶贫
    • 五权模式
    • 军营体验
    • 专题研修
  • |
  • 教学科研
    • 两德精神研究
    • 张思德精神研究
    • 特色教材
    • 课题科研
    • 学术交流
  • |
  • 德乡故事
    • 朱德故事
    • 张思德故事
    • 德乡故事会
  • |
  • 交流合作
    • 学员风采
    • 意见箱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|
  • 共享资源
    • 政策导向
    • 精品课件
    • 视频专栏
欢迎访问张思德干部学院! 今天是
站内搜索:
推荐新闻
  • ·习近平: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
  • ·像牛一样耕耘 像牛一样
  • ·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
  • ·长征中的张思德
  • ·朱德在哈密视察的故事
  • ·伟大抗疫精神对青年的启示
  • ·人民日报:干部做不好新闻舆
  • ·融入党史长河 汲取“三
  • ·习近平: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
  • ·凝聚德乡正能量 谱写公
您现在的位置: > 德乡故事 > 德乡故事会 > 正文
篆刻传承让文字在刀尖舞蹈
发表时间: 2020/11/9 8:25:30  来源: 南充晚报  作者: 杨真 点击: 465


  一块朴实无华的石头,经过反复刻磨、雕琢,在仪陇非遗传承人许棚手中就变成了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,仿佛远古的文字在方寸的石头上“舞蹈”。昨(8)日,记者获悉,日前,四川省文旅厅公布了2020年省乡村艺术节群众文艺作品比赛获得名次作品名单,我市共7件作品入选。其中,许棚的书法类作品《篆刻-印屏》排在了第二名。在许棚数十年的守护和传承下,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南充的土地上焕发着夺目的异彩。

  结缘篆刻·从小受到父亲熏陶

  许棚与传统手艺, 结缘于他的童年时光。“小时候, 我看到父亲写的字迹歪歪倒倒,却特别洒脱, 觉得很是神奇。”许棚告诉记者, 父亲的那一手好字是他可望不可及的, 他心里非常羡慕。那时,父亲常常教育他,一定要写一手好字,字是一个人的脸面。于是,从小学二年级开始,许棚就跟着父亲练字,也偷偷模仿老师写的钢笔字。渐渐地,他喜欢上了书法,并对其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感。
  “在练习书法中,我找到了快乐, 消遣了我内心的孤独。”许棚告诉记者,在读师范时,他获得了全市师范书画大赛唯一的书法类二等奖,那一年,他才18岁。“初次接触篆刻,是在师范二年级时, 我遇到了省内篆刻家文维义到学校传播篆刻艺术。由此,我的篆刻学习得到启蒙, 学到了篆刻的基本知识。”从最初的临摹到独自创作,许棚始终拥有饱满的热情, 并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这一门艺术。
  “篆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,但它却与书法、 雕刻有着莫大的关系。”许棚说,非常感谢父亲从小在书法方面对他的熏陶,并让他能够顺利地将书法融汇在篆刻艺术中。在许棚的守护下,这门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。 由于许棚的努力,2013年, 仪陇篆刻被列为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 苦练书法·斩获多个比赛大奖

  “1989年,我师范毕业,被分配到我祖辈生活的小山村教书。当时,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些灰暗。”许棚告诉记者,在他人生的低谷, 书法成了他唯一的寄托。他在教学的同时,时常练习书法, 他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书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,也想借此走出大山。
1990年,许棚刻了一方自用印“从今开始”发表于《青少年书法》上,对此,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李刚田这样评价他:“你的篆刻结字生动, 用刀爽快。”
 许棚说, 李刚田大师的评价对他的帮助很大, 这成为了他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。
  “篆刻艺术需要美术、书法、文学修养,更需要对古文字的熟悉,我只有不断地学习,才可能攀上艺术的高峰。”为此,许棚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, 提高自己。1990年和1991年两年时间,许棚参加了上海普美业余艺术学校篆刻函授,同时,也参加了南充举办的书法函授班。在学习期间, 他对篆刻艺术的对刀法、字法、章法深入研究,并对书法篆刻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  “1994年开始,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, 我便大胆地开始投稿,我的作品在省展中连续入展,1994年荣获原南充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书法篆刻比赛二等奖。”许棚告诉记者,1997年是他真正丰收的一年,那一年,他入展全国第四届篆刻展。此后,他的作品开始在全国的专业刊物发表,得到了省内前辈,同行的关注。

  希望传承·让篆刻艺术结硕果

  数十年如一日, 许棚在仪陇县的田头、社区、学校、文化馆,孜孜不倦地传播篆刻艺术,将博大精深又相对专业冷僻的篆刻艺术, 传授给基层的爱好者。 许棚说:“我就是基层的文化工作者,不管谁,只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, 对篆刻文化有兴趣,就可以来听我的课。”
  多年的无私付出, 多年的辛勤耕耘, 许棚在基层家乡的土地上, 已经培育出不少篆刻艺术传承人,他的学生中,有教师、医生、职员、大学生。“我在他们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,这些学生中好几位加入了中国书协。 我的目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篆刻、学习篆刻,更好地把篆刻艺术传承下去。”许棚说,如今,篆刻艺术之花在仪陇开得正艳。
  “我作为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仪陇篆刻的传承人,我将不断进行传帮带, 努力传播中国传统艺术。” 许棚告诉记者,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以来,他不仅教书育人, 还努力培养青少年学习书法篆刻艺术的兴趣爱好。在他的学生中,有不少人参加了国家、省市专业比赛。
  “我仍会不断努力,让中国书法篆刻艺术不断传承,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川北生根发芽,开花结果。”许棚说。(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真)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将帅故里德乡游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
  •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简体中文 | 繁体中文 | 后台管理

    手机扫网站

    主办单位:张思德干部学院 地址: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新政康宁路一段2号 联系电话:培训部 0817-6917337
    QQ在线咨询备案号:蜀ICP备14030442号-1 QQ在线咨询

    川公网安备 51132402000009号

    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