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设为首页 ·加入收藏·简体中文·繁体中文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|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学院文化
    • 学院简介
    • 大事记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领导关怀
  • |
  • 信息动态
    • 院校信息
    • 培训动态
    • 班次设置
    • 教学菜单
  • |
  • 培训模块
    • 宗旨教育
    • 老区扶贫
    • 五权模式
    • 军营体验
    • 专题研修
  • |
  • 教学科研
    • 两德精神研究
    • 张思德精神研究
    • 特色教材
    • 课题科研
    • 学术交流
  • |
  • 德乡故事
    • 朱德故事
    • 张思德故事
    • 德乡故事会
  • |
  • 交流合作
    • 学员风采
    • 意见箱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|
  • 共享资源
    • 政策导向
    • 精品课件
    • 视频专栏
欢迎访问张思德干部学院! 今天是
站内搜索:
推荐新闻
  • ·乡镇干部练内功 深化学
  • ·提升工作能力 助力义务
  • ·传承红色血脉 筑牢忠诚
  • ·七届市政协新任委员培训班在
  • ·中办印发《领导干部配偶、子
  • ·院(校)举办2022年成都市选
  • ·农业专技培训 助力乡村
  • ·仪陇县举办2022年度党员发展
  • ·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
  • ·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
您现在的位置: > 教学科研 > 特色教材 > 正文
“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”(人民论坛)
发表时间: 2022/5/10 9:47:00  来源: 人民网-人民日报  作者: 何  娟 点击: 177
  青春,意味着无限可能,内含着创新创造伟力。在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》白皮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: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,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,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……一大批有志青年挑大梁、担重任,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。

 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、最具创造性的群体,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。号召“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,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”,要求“敢于做先锋,而不做过客、当看客”,强调“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,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”……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都勉励和支持青年“勇于创新创造”,为广大青年把握机遇、勇担使命指明了方向。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,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,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,这是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,也是强国有我的青春责任。

  当下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,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。无论是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,都需要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、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国家的前途,民族的命运,人民的幸福,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。”对青年而言,勇于创新、敢为人先,关键在于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,紧盯科学、技术、产业、管理的前沿,努力在基础研究、重大项目、重点工程中刻苦攻关、施展才华。深入人民、深入实践,想党和人民之所想、赴党和人民之所需,才能让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永不枯竭。

  青年常为新,青年也最能为新。毕业于专科学校的杨永修利用业余时间刻苦攻读专业知识,潜心钻研汽车自主技术,工作两年即获得“技术能手”称号,如今已陆续攻克130多项汽车制造领域技术难题。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:攻克一项新技术是创新,打造一个新产品是创新,解决一个难题也是创新。创新的舞台宽广辽阔:从科研院所到工厂车间,从偏远乡村到改革前沿,处处都是创新的沃土。勇于创新创造,意味着必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保持推陈出新的意识和干劲,善于捕捉创新创造的每一个机会与灵感,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、有所发明、有所创造。

  唯创新者强,唯创新者胜。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、满足现状者,机遇属于勇于创新、永不自满者。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年科研工作者,到带领村民蹚出致富路的第一书记,再到助力美好生活的年轻创客……扎根中国大地,新时代青年正以刻苦学习本领、大胆创新创造的奋进之姿,肩负起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历史责任。

           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2年05月10日 04 版)
  • 上一篇文章: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
  •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简体中文 | 繁体中文 | 后台管理

    手机扫网站

    主办单位:张思德干部学院 地址: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新政康宁路一段2号 联系电话:培训部 0817-6917337
    QQ在线咨询备案号:蜀ICP备14030442号-1 QQ在线咨询

    川公网安备 51132402000009号

    微信公众号